欢迎访问大河舆情网    当前时间

首页 >  本期看点

乡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仍须多方合力

来源:大河舆情     发表时间:2022-06-21

日前,浙江首批56家乡村博物馆名单公布。梳理这份名单可以看到浙江勾勒的乡村文化图景:以历史或当地特色文化为底色的杭州市建德市浙大西迁旧址纪念馆、台州市温岭海洋民俗馆,注重非遗文化整理发掘的杭州江楠糕版艺术馆、金华武义县婺瓷展示馆等。

近几年,让博物馆走进乡村,让村民走进博物馆,很多地方开始尝试通过建设乡村博物馆来助力乡村振兴。我国许多村庄拥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尤其是一些传统老村落、历史文化名村,拥有丰富的农业文化、红色文化、民间艺术、历史文物、乡情村史、家规家训等,这些都是建设乡村博物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源。

浙江省政府参事胡坚认为,建设乡村博物馆,一方面有助于留住乡村文化的根,让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传承下去。另一方面,有了博物馆,乡村就有了一处带着乡土味又具有较高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可以吸引更多人去参观打卡,走出一条“博物馆+旅游”的新路子,乡村博物馆由此也可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引擎。各地实践也充分证明,一些乡村博物馆不仅让当地村民有了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圈,让不少城市居民欣然奔赴,在乡土文化展陈、风物特产供应、拓展教育等多元服务中得到精神滋养。此外,他认为,乡村博物馆未来可持续发展应受到关注。

据媒体报道,当前,少数乡村博物馆存在着轰轰烈烈地建、热热闹闹地开、冷冷清清地守、无声无息地关的现状,这表明乡村博物馆建成容易,运营却不易。 

对此胡坚指出,这就要求各地在筹备建设时,必须作好长远规划,配套长远的人才、资金、技术与政策支持,充分论证其在未来是否可持续发展。有些乡村博物馆正是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对本地资源发掘不够,藏品数量稀少,吸引力严重不足,文化功能并未有效发挥,导致长期闲置,甚至逐渐成了“展品仓库”。

四川文明网刊文表示,乡村博物馆建设不仅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要重建设,更要重运营、善运营。在建设上,不必一味追求场馆宏大、外形壮观、装饰豪华,而要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农村现有文化资源就地建设改造;在运营上,可对规模较小、专业性不足的乡村博物馆进行整合,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串起一条特色“文旅线”,发挥集群效应;在后续发展上,探索以财政资金保障为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的模式,建立由志愿者组成的管理、讲解和文创研发队伍,通过社会多方合力,为乡村博物馆赋予更多力量支撑,以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广州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建设乡村博物馆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硬件建设完工了,软件建设并没完结——要把后期投入的资源和精力放在展示、宣传、教育、研究上。而关键就在于,做好文化遗产的活态利用,让乡村博物馆把文化载体的作用发挥出来。无论当地居民,还是观众,都要能参与其中,实现体验和互动。这意味着,不仅要让偏居乡村的群众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还要通过乡土文化展陈、文创产品展售、手工体验、风物特产供应、拓展教育、课程会议服务等方式,让乡村博物馆反哺乡村建设。唯有如此,乡村博物馆才能“活起来”“火下去”。⑥


【上一篇】不妨为官员书画作品流通设限

【下一篇】南阳出台新规鼓励干部自荐 为想干事者打开大门

首页 |大河舆情 |监测中心 |舆论聚焦 |教育产业 |舆情分析 |基层声音 |关于我们

地址: 郑州农业东路 28 号 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电话: 0371-65851966   65798560    联系人: 纪胜楠    邮编: 450000

版权所有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舆情网 © 豫ICP备13010437-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