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河舆情网    当前时间

首页 >  本期看点

过年形式变迁,“年味”从未走远

来源:大河舆情     发表时间:2021-02-02

岁月更替,华章日新。2021年1月28日,为期40天的春运拉开了帷幕。以往此时,抢车票、办年货、买新衣,桩桩件件提上日程,人人忙着准备过年。然而,自1月中旬以来,各地疫情不断反复,“要不要回家过年”成了许多人踌躇的问题。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宣布返乡人员需持7日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随后,各地纷纷出台防疫政策,倡议“非必要不返乡”以及“就地过年”。

舆论场上一些声音认为,过年不能回家,形式上的改变让年味也越来越淡了。

何谓年味?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有人认为年味是一家人亲手包的饺子;有人觉得年味是到长辈家拜年领压岁钱;还有人说年味是穿新衣、扫阳尘、放鞭炮……年味是来自传统习俗符号背后的仪式感。如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加上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一些传统年俗中的仪式渐远。

其实,变的是过年的形式,不变的是陪伴团聚的内涵。

记忆中的拜年是磕头作揖,现在手机发送新春祝福“指尖拜年”更受欢迎。从最早的微信群发消息拜年到后来的视频聊天拜年,再到现在抖音、快手等社交类的软件也加入拜年大军,成了年轻人拜年的新花样。新的拜年形式拉近了亲友们的距离,让人们虽然远隔千里但也能感受到相聚的欢乐。

记忆中的领压岁钱讲究礼节,现在争抢网络红包不亦乐乎,其中又属春晚红包最为抢眼。从2015年的微信摇一摇、2016年的支付宝集五福,到2019年声量渐微的百度参战春晚红包,再到2020年快手的10亿现金红包,以及2021年即将上场的抖音,春晚这个舞台上,见证着互联网老牌巨头的更迭和新贵的诞生。不过老百姓们在意的不是“谁在春晚给全国观众发红包”,而是全家人一起抢红包的春节气氛。

记忆中的年夜饭是对厨艺的考验,现在网购半成品甚至到饭店订餐依然能吃出幸福团圆的滋味。受疫情影响,今年部分地区餐饮企业的年夜饭订餐量可能有所下降,各大餐饮企业就推出了特色服务,比如送餐到家、小份菜、位菜等融入年夜饭市场。专车配送、半成品加工等新的供餐形式也逐渐出现。

记忆中的过年是走亲访友话家常,现在抛开迎来送往的烦琐礼节,举家出游渐成潮流。因受疫情影响不能出境或者长途旅行,携程数据显示,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基础上,超8成用户倾向本地出行,当地及周边小而美的景点成为本地出行首选。此外,“云旅游”也为“原地过年”的年轻游客提供了不同的旅行方式。

记忆中过年走亲访友之后,大人们选择聊天话家常,小孩子们则选择出去疯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看电影成了新年的标配。2020年春节档被疫情“拦腰斩断”,不少影片瞄准了今年的贺岁档,今年大年初一,有七部大制作的电影同时上映。目前来看,虽然多地要求影院要做到全部采取网络实名预约、无接触方式售票,原则上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75%,但舆论场上对今年的贺岁档也是充满了期待。

春节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已传承了2000多年,在历史的进程中,它本身就在不停地发展变化、推陈出新,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所以,不管在哪儿过年,过年的形式怎样变化,好像都撼动不了新年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新年的不同定义和不同记忆。记忆总是倾向于强化美好,童年真实的年味未必就如记忆里那般光鲜亮丽,它们往往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如今,新的过年方式注入时代内涵,赋予现代意义,逐渐衍生成新的年俗文化,而经过时间的沉淀,今天的新年俗也会变成旧俗走进历史。

过年方式的变迁让童年年味和盼望过年的心情不再,但过年祈求平安团圆好运的内核,从未走远。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保留旧记忆,拥抱新趋势,开心过大年。③


【上一篇】中央如此重视的“揭榜挂帅” 究竟是什么

【下一篇】郑州市政府回应民生痛点 “断头路”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首页 |大河舆情 |监测中心 |舆论聚焦 |教育产业 |舆情分析 |基层声音 |关于我们

地址: 郑州农业东路 28 号 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电话: 0371-65851966   65798560    联系人: 纪胜楠    邮编: 450000

版权所有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舆情网 © 豫ICP备13010437-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