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河舆情网    当前时间

首页 >  舆论聚焦

玩“脱单盲盒”找爱情,盲目社交风险有多大?| 新京报快评

来源:新京报评论     发表时间:2021-11-30

1638239099910709.jpg

▲线上存在大量“脱单盲盒”店铺。图/微信公众号截图

在如今“万物皆可盲盒”的时代,近段时间以来,“脱单盲盒”也突然火了。

“脱单盲盒”的玩法并不复杂,比如在街边摊位上放一张桌子摆两个盲盒,“一元钱从盒子里拿走一个微信号,一元钱在盒子里放入自己的微信号”,流程就走完了。

而且,这种号称“月老办事处”的线下玩法,也迅速被搬到了线上,不少与之相关的小程序被开发出来,电商平台上更衍生出专业的“脱单盲盒”店铺。

据悉,“脱单盲盒”最初只是一位大学生的“灵机一动”。今年8月份,长沙一名大学生化身“一元月老”在地摊摆盲盒迅速走红网络,此后“脱单盲盒”在全国多地陆续出现。

到现在,无论是依附于社交平台的小程序,还是在电商平台上开店的“脱单盲盒”卖家,已经渐成规模。在电商平台上有店铺显示已成交10万件,有商家甚至表示,“3天收到1万单,有人一买买100张”。

但随着“脱单盲盒”的火热,在“盲盒交易”过程中涉及到隐私等诸多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

“脱单盲盒”的卖家已经不止于仅仅收集微信号等简单的个人联系方式,在社交平台的小程序中,有的还会要求玩家在投递时填写年龄、城市、星座等涉及更多个人隐私的信息。

随着玩家增多,平台或店铺规模变大,越来越多的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将会被小程序开发平台和店铺收集。一旦平台、店铺将这些信息、数据打包进行销售、推送广告或以其他方式进行泄露,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则难以保障。

除此之外,“脱单盲盒”交易从单纯的“地摊月老”式的以一换一,已经被玩出了不少骗人的套路。比如,有购买者说,“都是假微信”“一块钱买个有风险的机器人”“加的都是店员,都有对象”。如果此类说法属实,那店铺的行为或已涉嫌欺诈。

1638239134312710.jpg

▲线上“脱单盲盒”,用户需填写多项个人信息。图/微信小程序截图

对玩家来说,玩“脱单盲盒”,虽然有“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抽到谁”的期待感,但是轻易将个人信息留给不具备公信力的平台或店铺,也容易惹上“麻烦”。有可能会遭遇电信诈骗,甚至掉入“杀猪盘”的陷阱,遭受财产损失等风险。

针对“脱单盲盒”带来的诸多潜在风险,相关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需要对“脱单盲盒”小程序和交易店铺加强关注,对其可能出现泄露、售卖大量个人隐私信息、数据的行为,在技术层面和平台规则层面上予以约束,加强监管。相关职能部门也不妨对这类新出现的“社交+交易新形态”加以关注,一旦涉及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加以惩处、规范。

在过去,新型陌生人社交平台如涉及买卖交易,往往会衍生出诈骗或各类套路,需要玩家们谨慎小心,既要谨防被“陌生的TA”套路,又要小心上了“月老”的当。

话说回来,如果“脱单盲盒”作为一种新业态想要做大做强,那就需要有平台或商铺规范操作,探索合法合规的玩法和发展路子。这样才不会让“脱单盲盒”昙花一现,成了一时的“玩物”。

当然,工会、共青团、妇联、社区等各级组织,也可以增加一些多形式、高趣味、强互动的线下活动,比如有些地方就尝试采用流行的“花式脱单”等交友方式,以满足当前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可靠放心的渠道多了,自然就减少了此类“盲盒式”社交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特约评论员 | 和生(媒体人)

【上一篇】全国多地涌现“工抵房”,风险不可转嫁给购房者

【下一篇】别了“总裁班”!非学历教育不能再搞“花钱混圈子”

首页 |大河舆情 |监测中心 |舆论聚焦 |教育产业 |舆情分析 |基层声音 |关于我们

地址: 郑州农业东路 28 号 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电话: 0371-65851966   65798560    联系人: 纪胜楠    邮编: 450000

版权所有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舆情网 © 豫ICP备13010437-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