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河舆情网    当前时间

首页 >  舆论聚焦

“年轻人不爱听专家建议”为何屡上热搜

来源:中青评论     发表时间:2023-02-15

最近几天,“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听专家建议”再度成为热搜词条。此前,某学者表示,在鼓励年轻人生育、婚恋的问题上,可以将法定结婚年龄下调至18岁,以此降低成婚门槛、促进单身男女建立家庭,一时引发众多批评与质疑。此后,央视网发文《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问题出在哪儿?》,进一步激活了相关讨论。

包括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内,不少人都认为,某些专家不了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缺乏共情能力,只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是让“专家”名声变差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也有声音指出:部分媒体在传播“专家观点”时,没有考虑专家发言与大众语境的不同,进而导致专家观点被公众误解,甚至断章取义。从网友们的反馈上看,不论是专家本身的问题,还是媒体传播的问题,最终都会导致“专家发言”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下降,使得这类声音越来越难影响并说服公众。

1676424640457551.jpg

微博热搜截图

追究词语的本意,“专家”当然是褒义词。不论是特定行业的资深从业者,还是学术研究人员,能被尊称为“专家”的,多少都有一些过人之处,人们也期待他们对各自领域内的话题提出深刻且具有参考价值的见解。互联网普及前,人们普遍很信任那些在舆论场上具有较高声量的专家,他们的头衔、成就,以及媒体对他们的聚焦,都赋予了他们更高的可信度。人们在日常生活对话中,也常常以“专家表示”作为论据。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每个网民都有了自己的“话筒”,这时,一旦“专家”的发言和普通人的生活经验明显不符,甚至背道而驰,就很容易被网友戳穿。这时,“专家”这个头衔反而会导致舆论反噬,让发言者受到更猛烈的抨击。事实上,不要说今天的年轻人反感“专家”了,早在十几年前,网上就出现了专门用来讥讽专家学者的“砖家”“叫兽”等贬义词。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这种现象的升级与再现。

在与年轻人有关的话题上,被公开报道出来的专家发言,真的都不可靠、令人反感吗?冷静下来想想,实际情况肯定没到这个地步。在某些专家的“雷言雷语”惹人生气的同时,也有一些专家的发言是中肯、实在、受年轻人欢迎的。比如关注青年精神际遇的的人类学家项飙,建议降低地价促进房价适当下降的经济学家邱晓华,他们的这些发言或建议不仅很少挨骂,还获得了不少点赞。只不过,大众传播规律决定了人们更容易关注到并记住那些离谱、气人的专家发言。年轻人在某些社会困境面前,本来就积累了不少负面情绪,这时再看到某些被冠以“专家”之名,却完全不食人间烟火的声音,自然会愤怒地发出“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心声。

此前,微博网友们发现过一个现象,那就是包含“年轻人”这个关键词的话题特别容易上热搜。几乎每隔几天,热搜榜上就会出现诸如“年轻人为什么不爱结婚”“年轻人真实薪资水平到底如何”“年轻人报复性还房贷银行为何急了”之类的条目。从构词法上看,“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听专家建议”也可以被归入其中。其中原因颇值得玩味,读懂这种现象,也就读懂了“专家”和“年轻人”之间的矛盾到底在哪。

1676424704117714.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天的年轻人,往往面对着十分复杂的人生前景。他们的面前有很多选择、很多挑战,各自通往不同而又难以预测的未来。而他们的背后,则是来自家庭、社会的各种期许,以及养家糊口、衣食住行等现实压力。对于站在时代舞台中央的他们,舆论总是格外关注。但站在年轻人自己的角度上,他们却未必乐于接受社会的“指点”和审视。

这时,那些不合时宜、直戳年轻人痛点的“专家发言”,只会刺激年轻人的情绪,而对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无益。说到底,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关怀具体的人、并且具有建设性的舆论环境。只要各方愿意在这一点上积极发力,多倾听年轻人的心声,多发表能解决问题的言论,“专家”的公信力自然会有所回升。(撰文/杨鑫宇)

【上一篇】楼市需尽快推进“一手交钱一手交房” | 新京报社论

【下一篇】进地下车库查饮酒男子停车,执法尺度需统一

首页 |大河舆情 |监测中心 |舆论聚焦 |教育产业 |舆情分析 |基层声音 |关于我们

地址: 郑州农业东路 28 号 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电话: 0371-65798560   65851966    联系人: 岳书芳 纪胜楠    邮编: 450000

版权所有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舆情网 © 豫ICP备13010437-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