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河舆情网    当前时间

首页 >  舆论聚焦

高校极端伤害之殇,敲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警钟

来源:红辣椒评论     发表时间:2023-09-11

9月7日,河南洛阳市公安局洛龙分局发布警情通报,9月4日下午,洛阳理工学院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纪某(男,该校学生)作案后跳楼自杀,经抢救无效死亡;受害人雷某(男,该校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另有2名学生在阻止犯罪过程中受伤,正在接受治疗、伤情稳定。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9月7日 央视网)

这是一起严重校园伤害的恶性案件,受害学生不幸遇难、加害学生自杀身亡,鲜活的生命在一怒之下凋零。高校本是大学生飞扬青春、积蓄成材、汲取知识的象牙塔,却因极端伤害事件蒙上一层阴影,令人痛心。高校诸如此类的悲剧事件,实则已经敲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警钟,提醒高校“育人要育心”。

可能有人会说,这只是极端个例,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教育无小事,学生代表着未来与希望,社会在前进意味着高校教育不仅需要智育、德育、体育,还要重视心理压力层层叠加下学生的心育。导致学生心理亚健康或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也不一定最后都会结成伤人或自伤的恶果,但此类冲动行为的背后必然存在偏激、阴暗、扭曲等非健康的心理状态。且不论校园极端伤害事件的是非曲直,医人先医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定然能亡羊补牢、防患于未然。

如今全员媒体时代消融了各年龄段的触网壁垒,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半只脚踏入成人社会,过早感受到形形色色的社会压力,使其心智发展阶段就形成太多负面情绪,以至于部分人心理失康而不察。而且,互联网的匿名性、开放性和群聚效应,也助长了负面内容的传播和网络戾气的扩散,已习惯于数字化生存的学生网民难免会受到影响和波及。除此之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重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多的社会比较、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可能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传统的高校教育一直以来较为忽视学生的常态化心理健康评估、疏解辅导、课程教导,认为压力乃正常现象、学生自己能化解。但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内卷,焦虑在不断累积,正所谓因时制宜,有需求就应当有服务。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大部分高校并未认识到其重要性,少部分高校流于形式或未见其效。学生时代的个体,心理成熟度不及入世已深时,面对各种压力比较缺少正确的心态来化解,处于脆弱、敏感的心理筑基阶段,校园心理教育正当充当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金钟罩”。

做好学生心理教育,重在当下,刻不容缓。一方面,不仅高校,全社会应当正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杜绝无视、轻视与歧视,应将其视为更加科学认识自己、保护自己的一种必要手段。随着国内心理知识的普及,社会极端事件背后的心理成因也被更加关注,不失为一种“滞后”的进步。另一方面,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落地有声,形成常态化、更新化、系统化的教育制度。例如,增设心理健康测评的入学手续,为学生个人建立心理动态“日志”,多开设“如何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等方面的专业课程与讲座,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辐射到家庭生活,等等。

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校园和谐,更关系着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近些年的少数校园极端伤害事件乃是暴露于水面之上的冰山,提醒社会如今更要重视和促进整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此,高校要作为,学生也要主动了解心理知识,加强自控、自查,切勿自我封闭、走向极端。


作者:汪忠祥(重庆大学)

2023年度红网“青椒计划”系列作品


【上一篇】要求残疾退役军人车票“补差价”,违法了 | 新京报快评

【下一篇】打伤学生头骨的教师被刑拘,还不是事件处置的句号

首页 |大河舆情 |监测中心 |舆论聚焦 |教育产业 |舆情分析 |基层声音 |关于我们

地址: 郑州农业东路 28 号 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电话: 0371-65798560   65851966    联系人: 岳书芳 纪胜楠    邮编: 450000

版权所有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舆情网 © 豫ICP备13010437-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