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舆情反转”事件的发生日趋频繁,从网络或媒体上看到、听到的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即使当初言之凿凿的报道,也存在以后被颠覆的可能。在对信息传播时效要求更严苛的新媒体时代,大家为“抢新闻”,不标明信息的来源、用未经证实的信源、代入主观情绪以吸引眼球等手法屡见不鲜,甚至网络评论和社交媒体中的信息被部分媒体草率地当作新闻的源头,一旦报道被证实与事实不符,往往就会“舆情反转”。
百科的定义:舆情反转指一些紧跟社会热点、关乎公众利益与矛盾、标注新闻热词的新闻事件,在后期新闻事实被揭露后的舆论,同在发展初期由于媒体报道不规范所形成的舆论呈现反转趋势。即网络群体的舆情表达游走于不同的舆论漩涡中,主流舆论或多数派意见数次向不同方向的倾斜,使得舆情表达最终发生逆反转。
以“榆林产妇跳楼案”为例,2017年8月31日,陕西榆林待产孕妇马某某跳楼身亡,舆论唏嘘。随后,死者家属、涉事医院榆林一院分别运用媒体、自媒体等网络平台发声,产妇坠楼的原因变得扑朔迷离。院方坚称产妇因疼痛难忍要求剖宫产遭家属拒绝后,情绪失控跳楼自杀;产妇家属否认拒绝剖宫产,斥责医院失职。双方在网络上不断角力,事实真相在舆论场中竟反转了9次之多。
从“山东辱母杀人案”到“12岁女生谎称遭老师强奸”再到“cosplay女孩地铁遭大妈怒怼”等这些新闻事件的舆情反转,其实都在彰显曾经不理性的情绪宣泄,面对新闻热点,我们要多一些理性和独立思考,多一些就事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