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学生反映,有企业在招聘问答环节中直接明确回复,“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的HR更是直接表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一时间,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不满,认为这是歧视。
这到底是不是歧视呢?
企业在市场中择优的办法之一,就是学历。用学历做标准,当然有企业人力资源对人才的评价不专业、不详尽的原因。但是,有一点必须考虑的是,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是有一个成本约束的。他们必须在经费、人手、时间等约束下,用一个最高效的方法,为企业选择到最合适的人。
学历证书,就有着明显的信号作用,从很大概率上、很大置信度上判断一个人的素质与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根据学历证书给出一个事前筛选标准,或许不是企业招揽人才的最好方法,但却是企业在一定成本下达到一定效果的最好办法。
所以,学历上的筛选,对企业来说,是必然,也是合理的办法。正如有人反问:“如果211、985没优势了,那寒窗12年的高考,多出来的那些分还有什么用?”如果一味强调“同等”对待,那么就会伤害到市场经济的基础——择优和竞争。所以,企业在市场中择优录取的权利需要得到尊重。
不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情况还是有所不同。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为响应产学结合适应时代需求而提供的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首先,入学考试均是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其次,都是由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机构进行;第三,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同于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毕业证代表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代表硕士学位,毕业证由教育部颁发,学位证由学校颁发。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齐全,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第四,两者的区别,仅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双证唯一区别为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注明“非全日制”字样。
2017年以来,相关部门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政策、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政策说明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发展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学历、学位证书同样具备法律效力。但是,毕竟是2017年才开始的政策,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不知道也可以理解。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们也因此叫苦不迭,明明自己付出相同努力,学费还贵,却面临如此不公平的待遇。
从这个角度,他们的呼吁也是有道理的。但仅仅从反歧视角度,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并不是故意歧视他们,而是不知道。这也不是靠监管一味压服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因为企业招人,总有自己的标准,学历上的问题,即便当面不指出来,背地按这个标准淘汰,应聘者也毫无办法。
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新政策是教育部门搞出来的,学生们上学交学费,相当于买了产品。这个产品到底如何,执行的什么标准,卖出这个产品的机构,有责任向社会做更多的宣传,做更多的说明。(刘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