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河舆情网    当前时间

首页 >  舆论聚焦

患癌教授拄拐杖授课,“生死课”何以动人?

来源:中青评论     发表时间:2024-04-19

“哲学家是不惧怕死亡的”“老师讲他对艺术的理解的时候,眼里真的在发光,同学们的眼里也在发光”——近日,一些学生讲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朱锐教授面临癌症晚期挑战时,仍坚持传道受业解惑的网帖,引起广泛关注。

1713487689602439.png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据悉,朱锐老师教授的课程是《艺术与大脑》,在本学期的第一堂课上,他就直白地告诉学生,自己是一名癌症晚期患者,正在接受化疗,每次需要服用大量止疼片才能授课。他表示,如此坦白是担心课堂上突然发生什么事,会给学生带来阴影。没想到,大部分学生都留了下来,还有不少校外学生慕名前来,课堂上座无虚席,晚来的同学都席地而坐。

从报道提到的一些细节,不难感受到朱锐老师的敬业、温暖与贴心。比如,患病之后,他提出继续上课,因为希望把时光奉献给学生,更多地传递哲学的思想力量。有一次,他还笑着分享了一个“好消息”:以后再也不会因为化疗耽误上课了,因为化疗停止了。不是因为病治好了,而是因为化疗没用。这份豁达和真诚直抵人心,让不少学生深受触动。

作为一门哲学院课程,朱锐老师以自身经历传递的哲学思考,展开的生命教育,也是这堂课最宝贵的部分。一个值得关注的对比是,他在课堂上有“藏”也有“露”。藏和克制的部分,是过多关于他个人的苦痛、不易与悲伤。据悉,他一直担心自己的状态会影响学生,所以总是尽量传递正面的内容。哪怕北京到了春暖花开之际,他也会特意戴上围巾和手套上课,为的就是把接受治疗的痕迹藏起来,担心有学生看到不舒服。

而他选择坦露和表达的部分,则是对艺术的热爱和哲学思考,是自己开放地谈论如何看待疾病、直面死亡,并以一种现实版“向死而生”的精神,带领学生理性思辨,严肃思考生命与死亡的意义。

比如,针对苏格拉底那句“哲学就是练习死亡”,朱锐老师就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哲学告诉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是恐惧本身”,理性将克服恐惧。有学生就表示,自己在老师身上看到:哲学不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思辨,更是一种身体力行的生活方式。

在学习哲学之上,实践哲学是更高的境界。比起具体的知识传授,那份谈论“艺术何为”时的神采奕奕,那些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思考,无疑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

近些年,不少高校都开设了“生死学”课程,有的还会将立遗嘱、参观殡仪馆、探讨相关题材电视剧等多元形式融入教学之中,激发同学们的深层思考。

其实,正如朱锐老师开放、豁达的姿态所表达的: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直面死亡,不一定要陷入巨大、吞没性的悲伤、恐惧情绪中,而是更多将死亡作为一个切入点,推动我们去探寻自己真正的热情所在,去锚定那些真正让生命有意义、值得自己珍视的东西。如此,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撰文/任冠青)

【上一篇】第三方测评自身得经得起测评

【下一篇】要让放假不是“假放”,只有让“休”落到实处

首页 |大河舆情 |监测中心 |舆论聚焦 |教育产业 |舆情分析 |基层声音 |关于我们

地址: 郑州农业东路 28 号 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电话: 0371-65851966   65798560    联系人: 纪胜楠    邮编: 450000

版权所有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舆情网 © 豫ICP备13010437-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