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下午,北京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主题是怎样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座谈会规格很高,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李克强、王沪宁等中央领导出席,钟南山、童朝晖、张伯礼等专家发言。
在习近平这篇十分重要的讲话中,他提出要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而就在5月24日,习近平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也曾提出要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具体如何“织网”“筑墙”也成为媒体解读的焦点。从宏观方面来看,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需要去做。
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出,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6月2日,他强调,要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在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他提出,要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提升先期处置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定期研究部署重大疫情防控等卫生健康工作机制,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
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1月18日,赴武汉一线的童朝晖向总书记报告了一组“救治”数据:截至4月24日在院重症病例清零,武汉累计收治重症18798例,治愈出院15965例,累计治愈率84.93%。习近平强调,要全面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完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
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3月2日,习近平就曾指出,爱国卫生运动不是简单的清扫卫生。在6月2日的座谈会上,他说,要推动爱国卫生工作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习近平强调,要有针对性地推进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修改和制定工作。而在5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张业遂就透露,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计划今明两年制定修改法律17部。
人类也许无法准确预测下一个灾难何时发生,以什么形式降临,唯有从灾难中汲取成长的力量,才能穿越灾难,抵达幸福。对于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织网”“筑墙”,这是至关重要的事情。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