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河舆情网    当前时间

首页 >  舆论聚焦

仝卓事件对公职人员有何警示?时间不会让“伸出的手”彻底隐形

来源:半月谈网     发表时间:2020-08-24

近日,仝卓伪造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一事作为“政务处分典型案例”,被写入2020年7月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读本》,引发网友热议。

显然,仝卓一事已成了反面教材,被法律专家拿来作为典型案例对公职人员进行普法宣传。那么,这一案例对公职人员究竟有何警示意义?

我们不难看出,从案件特点来说,仝卓事件从案发到处分都堪称是典型的公职人员渎职腐败案件,需要相关领域公职人员高度警惕。作为一起应届生身份造假事件,仝卓事件涉及高考、高招多个程序,环环相扣,可以说是一起多名公职人员“联手制造”、近乎“天衣无缝”的政务腐败案件。该案中,多名公职人员被严肃查处,除了仝天峰(仝卓继父)被给予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处分之外,另有临汾市教育党组书记等14人被处分。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仝卓高考身份造假发生在2013年,其暴露、被处分却发生在2020年。时间的漫长,并没有使该事件真相“石沉大海”、有关人等安然逃脱处罚,相反涉事者无一人能侥幸逃脱处罚,不管现在身份如何,都要对过去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不难想象,一些涉案公职人员突然丢掉了在外界眼中的“一生清誉”,多年积累的良好社会形象被一朝“清零”,损失可谓惨重。面对这样的案例,公职人员自当警醒。

综观近年发生的数起社会热点案件,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冒名顶替上大学,还是“孙小果案”“操场埋尸案”,即便时隔多年,最终不法者还是得到了严惩。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再牢固的关系网、再隐蔽的违法犯罪链条都会被司法利剑斩断。

仝卓事件被写入公职人员普法学习读本,其深刻寓意正在于警示所有公职人员,反腐倡廉永远不会放松,永远“零容忍”,任何人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那种以为“瞒过一时就能瞒过一世”的想法已经被现实证明,只要触及违法犯罪,即便当时能够蒙混过关,最终也一定会东窗事发,迎来法律的审判。可以说,仝卓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时间不会让“伸出的手”彻底隐形,正所谓,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半月谈评论员:杨建楠)

【上一篇】政策发布不能只是在“线上”

【下一篇】高校疫情防控应更贴合师生诉求

首页 |大河舆情 |监测中心 |舆论聚焦 |教育产业 |舆情分析 |基层声音 |关于我们

地址: 郑州农业东路 28 号 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电话: 0371-65798560   65851966    联系人: 岳书芳 纪胜楠    邮编: 450000

版权所有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舆情网 © 豫ICP备13010437-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