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没时间管、学校又没食堂,相当一部分城市上班族会选择校外午托班保障孩子吃饭、午休。多年来,藏匿在城区街头巷尾的一张张“小饭桌”成了不少孩子放学后的主要去处。但由于普遍无证无照、行业鱼龙混杂、食品安全风险高等,校外“小饭桌”饱受诟病。而离了这些“小饭桌”,不少家长工作日托管孩子又极为不便。争议之下,到底该如何管?(11月2日《半月谈》)
对于很多上班族家长来讲,校外“小饭桌”是刚需,能够解决孩子的吃饭、午休问题,省去很多麻烦事。即使明知“小饭桌”存在诸多问题,可上班族家长迫于无奈,中午接孩子吃饭根本不现实,与其让孩子在街边摊点或餐馆解决午餐,校外“小饭桌”更让人放心。可见,在学校食堂缺位,家长又没时间管的情况下,“小饭桌”乃是次优选择,不宜一味否定其存在的意义。
目前,一些学校条件所限,没有开设食堂,学生午饭需要在校外解决,可现在很多家庭是双职工,中午休息时间较短,又没有长辈帮着照顾的话,中午无法接送孩子、做饭,导致孩子午饭问题难解。因此,校外“小饭桌”的出现,实际上是填补了学校食堂的空缺,并满足了家长托管需求,如果“一刀切”全部取缔“小饭桌”,仍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这也是“小饭桌”打而不绝的根本原因。
虽然面对管理者的打压,“小饭桌”一度销声匿迹,但并未彻底消失,只不过改头换面,潜藏在居民楼、商住楼里去了,接送孩子时也更为隐秘。而且,受到监管打击的影响,“小饭桌”数量减少,处于供不应求,导致收费提高,家长的经济负担增加,部分孩子找不到托管,亦面临吃饭难、午休难的现实困窘。
由此可见,与其“一刀切”全部取缔“小饭桌”,不如正视家长和孩子的现实需求,对校外“小饭桌”采取规范化管理,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服务质量标准,促进“小饭桌”走向“正规军”模式。如此,监管部门有章可循,对“小饭桌”依规管理,给其办理经营执照,要求符合卫生条件、消防安全,通过标准来倒逼从业者规范经营,保障饭菜质量、托管安全,满足家长和孩子的现实需求。
目前,校外“小饭桌”涉及教育、食药监、卫健等部门,处于“九龙治水”的尴尬局面,难以实现有效监管。因此,应以食品安全、孩子人身安全为主导,落实“小饭桌”的对口监管部门,明确监管部门的责任归属,实现制度化管理,确保“小饭桌”有序治理。进而通过制度化监管,促进“小饭桌”良性竞争、优胜劣汰,进一步提高整体服务质量和安全性,让家长和孩子都放心。 (作者:江德斌 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