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春节只剩下不到一周。最近几天,舆论再度聚焦“就地过年”。在重视阖家团圆、返乡团聚的文化背景下,国人大规模“就地过年”,恐怕还是头一回。这显然与疫情之下的特殊形势有关,也考验着各地有关部门的管理水平。
由于大多数人都未有过“就地过年”的经历,人们难免会有担忧。其中,对此,多家媒体都有所关注,呼吁政府与企业应该做出积极的应对举措。
《光明日报》在评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就地过年的属性仍然是‘过年’,不能简单把就地过年异化为‘就地加班’,地方要拿出相关政策给予适当支持,用人单位要突出用‘心’留人,保障员工休息休假权。通过保障就地过年人员的合法权益,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对流入地和用人单位的归属感,有助于解决节后的‘用工荒’问题。”
澎湃新闻也发表评论称:“让每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找到工作和生活自身的乐趣,在春节感受到一座城市的人情味,也是‘就地过年’最浓郁的年味。”
《新华每日电讯》在评论员文章中提出:“做好‘就地过年’这篇大文章,需要各地树立‘一盘棋’意识,一方面靠‘留人暖政’解决打工者就地过年的问题,另一方面靠‘亲情套餐’解决家乡的后顾之忧。如此双管齐下,才能让‘就地过年’真正有‘年味’,真正实现‘此心安处是吾乡’。”
的确如此,过年就是过年,试图趁员工“就地过年”而变相强迫加班的鸡贼想法,还是趁早消除。
保障“就地过年”群体权益时,我们也要留心一些特殊群体的感受与利益,比如留守儿童。对此,“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文章《“就地过年”大背景下,请多关照留守儿童》,文中指出:“父母与孩子的亲情是大自然的必然规律,若留守儿童难以得到照顾,一方面,就地过年的父母心情复杂,思念与担心汇聚无法安心就地过年;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可能会因缺乏与父母的相处时间而受到心灵伤害甚至会因照顾管理不及时而受到身心双重伤害”。
受到疫情影响,不少在外务工的人难以返乡,留守在农村的孩子一旦在春节见不到父母,难免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可能因此影响学业与成长。对此,基层政府应当重视起来,可以借助网络通讯、视频交流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与远方的家长“线上团圆”。总之,要让疫情引发的各种问题控制在最小的影响范围里,避免伤害无辜的孩子的身心健康。
另外,《中国旅游报》也注意到了“就地过年”风潮中年轻人的特殊角色,尤其是年轻人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情感交流的现象。该报发文指出:“新媒体建立了一种以平台为纽带,用户与用户自愿进行私下或公开化交流的模式。从就地过年的角度来说,人们借助网络表达节日情感时,本地年轻人与‘就地过年’的年轻人视角不同,所见与感触也各不相同,二者相互了解的过程即是不同视角下文化双向交流的过程。”
如果“就地过年”可以促进年轻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情感互动,未尝不是一件乐事。尽管这样的“促进”是对特殊情况的某种无奈回应。但是,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线上交流的体验感也有望逐步加强,让线上的团圆体验不亚于现实中的感受。或许,这也会在未来成为一种新的过年方式。 (撰文/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