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浙江省教育厅官网消息,该厅于6月30日回复了浙江省人大代表丁杭缨关于“父母持证上岗”的建议。回复中称,浙江一些地方借鉴杭州市上城区“星级家长执照”做法,基于数字家长学校学习数据,对“父母持证上岗”进行了有效探索,有关部门计划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浙江数字家长学校试行“家长学习积分制”,待时机成熟时在全省推行。
图片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网截图
其实,细看浙江省的有关探索,不难发现:不论是个别地方已有的“星级家长执照”,还是即将在省内试行的“家长学习积分制”,都属于推动家校共育的具体措施。所谓“父母持证上岗”,并不是说哪位父母没通过考核,就要被有关部门剥夺监护资格。不过,即便如此,浙江对人大代表建议的此番回复,还是引发了一定争议,既有网友对此表示支持,感慨“早该如此”,也有人觉得这是给家长“增负”,没有体谅家长的难处。
舆论的分歧,一方面体现出主流舆论对家庭教育日益重视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部分家长在子女教育这件事上的疲惫与无措。围绕“家长持证上岗”展开的讨论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家庭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如何让家长更加称职”这个问题,既需要有关部门和教育专家研究,也值得为人父母者自己认真思考。
这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的浙江省人大代表丁杭缨,并非“父母持证上岗”这一概念的首创者。早在数年之前,就有网友提出类似说法,在网上广泛传播。每当有父母失职,导致未成年孩子受到伤害或走上歪路的消息出现在新闻中,这类观点都会引发众多共鸣。在公众尤其是年轻网民看来:抚养、教育子女是一项如此重大的责任,既然幼儿园的保育师、学校的老师都要持证上岗、接受考核,父母这样的角色,又岂是随随便便说当就能当的?
2015年6月7日,在北京第一七一中学,考场外的家长在等待即将出考场的考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多数网友在说出“父母应该持证上岗”这样的话时,心里也知道这只是情绪表达,几乎不可能成为现实。但是,成年人在决定是否要生养小孩之前,确实应该掂量掂量:自己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能否履行好“为人父母”这份沉重的责任。个别父母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的做法,不仅是对子女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不负责任。对于这类现象,“父母持证上岗”的舆论声浪,其实是一种监督和纠正的力量。
如今,浙江省教育厅提出试行“家长学习积分制”,对家长群体而言,不失为一个有益的提醒。“星级家长执照”之类的做法,与其说是让家长“持证上岗”,不如说是给那些愿意花时间学习先进教育观念、提高育儿水平的家长一个小小的激励。几乎每个负责任的家长,都会关注子女在学校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大概处于什么水平。与此相对,家长们不妨也定期对自己的教育水平做做评估,以此让自己成为孩子心中更好的人。
当然,在实际执行中,有关部门还需综合考量家长的压力和负担,避免这一初衷良好的制度变成形式主义的累赘。归根结底,有关部门和社会大众并不是要用“考证”的形式捆住家长,而是希望广大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能有实质性的进步。(撰文/杨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