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仁馅配上椰枣,做成方便携带的能量棒;切下来的饼皮配上酸奶、水果,就是颜值与味道兼备的酸奶水果杯……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上海长宁区华阳街道组织了一场“零废弃月饼大作战”活动,闲置月饼在大厨改造下焕发新生,市民参与相当踊跃。如改造额度已满,捐赠者还可以直接寄往“食物银行”,进入分发程序。
这些年,在商家营销助推下,月饼这种传统节令食品,逐渐成为人情往来的社交礼品。而由此衍生的过度生产,也让不少消费者背上“甜蜜的负担”。不收不行,收了又吃不了,扔了又觉得浪费,可以说中秋过后如何处理富余的月饼,几乎成为家家户户的“难题”。如今上海多家公益机构和行动小组联合发起余量月饼改造行动,通过小小创意实现“变废为宝”,大大减少了食物浪费,算得上一次厉行节约的经典教案,值得点赞与推广。更重要的是,利用爱心平台互济余缺,不仅让爱心惠及更多人,也带动更多人学会“废物利用”,对于全民养成绿色消费观善莫大焉。
余量月饼物尽其用,也启示我们减少浪费还得多使巧劲儿。这些年,随着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舌尖上的浪费”日益严峻。统计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的道理大家耳熟能详,只不过,当所购食物确实吃不下,又没有渠道转手再利用,大家只能一丢了之。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一些可行性高的创意,为过量闲置食物找到新出路,无疑能让节约理念更好落地。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于2015年在浦东塘桥落地了中国首家社区型“食物银行”,每天早上七点半为社区低保户、环卫工人等人群免费发放食物,而食材大多来自超市的临期食品,既避免了舌尖上的浪费,也惠及了困难户,可谓多赢之举。
当然,让闲置食品充分循环起来,引导更多“食物银行”盘活资源,需要打通的环节还很多。一来,食品属于入口的商品,对安全性要求高,且每一份面包、每一捆蔬菜都得溯及源头、清晰可查,这无疑对管理流程提出更高要求。此外,“食物银行”的正常运转牵涉广泛,既需要食品厂、餐饮店 “供货”,也需要公益组织接洽推动,还离不开居民个人奉献爱心。种种问题繁琐而复杂,也决定着先进理念能否妥善落地。上海的“食物银行”突破社区局限,建立起了100多个循环点,累计惠泽80余万人次,一方面得益于区块链技术加持下的食物信息数据库,确保每份进入循环网络的食物安全可靠,另一方面则有赖于多方携手、众人出力。
用心对待食物,是解决浪费的一大办法。希望各地积极借鉴上海“食物银行”的案例,开动脑筋多用巧劲儿,发挥技术优势,让食物循环流通起来。这既是为盘活资源做贡献,也能在勤俭节约中为低碳生活注入正能量。(撰文: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