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西佗陷阱是指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所提出的一种见解,他认为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这个见解后来被指认成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或政治学定律,它指一个社会机构(或组织或部门等)一旦失去社会公信力,那么它无论办什么事情或表达什么言论,都不会引起人们的相信,相反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这一概念最初来自塔西佗所著的《塔西佗历史》,是塔西佗在评价一位罗马皇帝时所说的话:“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
在塔西佗的著作《塔西佗历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罗马皇帝尼禄死后,继任的新皇帝迦尔巴下令捕杀了一个制造叛乱的将领和一个“可能”发动叛乱的将领。而那位“可能叛乱的将领”卡皮托是在捕杀命令未达之前就已经被处决了。很多人认为卡皮托并没有叛乱的野心,故此对迦尔巴的做法产生不满。塔西佗因此总结到:……外界对这两次的处决的反应很不好,而且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
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约A.D.55~120年)是古代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在罗马史学上的地位犹如修昔底德在希腊史学上的地位。塔西佗曾出任过古罗马最高领导人——执政官,此外还先后干过保民官、营造官、财务官、行政长官和外省总督等,他曾经这样谈论执政感受:“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的得罪人民”。这个卓越的见解后来成为西方政治学里的定律之一:“塔西佗陷阱”。现今也适用于经济领域。通俗地讲,可以解读为:“当一个部门(企业)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