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后,寒潮频现。对广大民众的生活而言,如何取暖过冬,无疑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许多从小家中就有暖气,早已习惯集体供暖的城里人眼中,这似乎并不是个问题。然而,对那些生活在乡镇地区、不具备集体供暖条件的居民而言,冬日里的温暖房间从来不是天经地义的存在,每一分用以度过严寒的热量,都要人们自行解决。
山海关古城东安家胡同一户居民家中炉灶被封堵(总台央广记者 管昕 摄)
多年以来,这些地方的群众靠着烧煤、烧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然而,这种取暖方式造成的污染同样令人无法视而不见。近年来,为了治理环境污染、落实“双碳”目标,各地大力推进清洁取暖工程,致力于以煤改气、煤改电等手段取代传统取暖方式。
对于这一政策目标,社会各界都高度认同。但在执行过程中,有地方却出现破而不立、粗暴施策、搞“一刀切”等情况,给群众生活造成不便,也引发了舆论的反弹。过去几年,每到冬天,都会出现个别地区居民因为清洁取暖工作中的不合理安排被迫受冻的新闻。不论这些地方的施政者初衷如何,其行为造成的后果,都是在给环保与“双碳”工作的大局使绊。
上周,位于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古城,又因为同样的原因成为舆论焦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山海关古城在清洁取暖中搞“一刀切”,导致部分群众受冻后只能“挺着”。报道称,早在2019年,古城片区就已全面禁煤。今年冬季,当地又禁止烧柴取暖。虽然当地政府免费向民众配发了电暖气,但受访者表示,电暖气不光费电,取暖效果也不好。消息曝光后,很快引发众怒。12月23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对此事高度重视,已组织调查了解情况,督促地方切实整改,并将密切关注后续整改落实情况。
2020年12月21日凌晨,冬至日,呼和浩特室外温度零下10℃,供暖锅炉排放着烟气,笼罩在城市低空。图文无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清洁取暖工作为何容易陷入“一刀切”的误区?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调研工作不扎实、不深入,缺乏服务意识,是基层政府实施清洁取暖行动中常出现‘一刀切’现象的主要原因。优良的空气质量必须是在民生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实现的,舍弃民生谈环境优美属于本末倒置。”彭应登认为:要化解大气治污压力和保障居民取暖之间的矛盾,首先应尽力完成街道社区层面分散供暖的相关基础设施,以政府的统筹协调优势,消除居民分散供暖的痛点与难点问题。
对于环保与供暖工作的关系,曝光这起事件的中国之声在节目中评论道:“环境是民生,取暖也是民生,前者需要徐徐用力、久久为功,后者却是每年都会遇到的当务之急。地方的政策执行者,应该分个轻重缓急。清洁取暖的配套基础设施没有完善,群众千百年来的取暖习惯没有扭转,清洁取暖与传统取暖的账还没算清楚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封灶、封炕,难免有‘念歪了经’的嫌疑。”
正如生态环境部官员所说:“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理应成为各地推动清洁取暖工作的基本原则。如果一个地方不能让清洁供暖的效果“立”起来,普遍为当地民众所接受,盲目禁止传统取暖方式,试图“先破后立”,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具体而言,要让清洁取暖“立”得住,既要确保取暖效果,也要让民众在经济上能够承受。在山海关古城,有关部门提供的电暖气既不够暖,电费又贵,自然无法成为冬季取暖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
2021年12月23日,北京,供暖系统。图文无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8月,国合洲际能源咨询院院长王进在接受《经济》杂志采访时表示: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部分地区将“减碳”视为短期内必须优先完成的政治任务,用力过猛。过去,我国一些地区强制推行过冬季供暖“煤改电”和“煤改气”,几乎是“一窝蜂”、“一刀切”,又恰巧碰到气源紧张,气价暴涨,电力供应不足,不少地方受到严重影响。
早在2018年,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就表示:清洁取暖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式的煤改电、煤改气,而是对煤炭、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等多种能源形式统筹谋划,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热源侧的单方面革新,而是整个供暖体系全面清洁高效升级。因此,清洁取暖工作必须突出一个“宜”字。面对发生在山海关古城的情况,《现代快报》评论员戴之深结合有关部门表述写道:“清洁取暖绝不是一项以部分人受冻为代价的工程,而是一项通过技术、理念、资源的运用或调动造福于民的系统工程。应该说,这才是清洁取暖的‘初心’。但一些地方简单粗暴地推行变了调的清洁取暖,生生把好事办砸了。”
从山海关区此前回应舆情的情况看,当地也做了一些帮助百姓取暖的努力,比如免费为古城居民发放安装聚能电暖器8308套,安装电水暖炕199个,安装空气源热泵55台、电锅炉50台等。另外,对更换门窗或增加外墙保温的居民,当地也给予了每项500元至1000元的补贴。但是,正如《新京报》特约评论员任君在文中所写:“政府决策不能一厢情愿,而是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有机结合。”
归根结底,民生的账目算得越细,民生工程就越暖民心。只有以更务实的政策、更耐心的态度开展工作,才能让公众感受到真正的温暖。(撰文/杨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