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11时06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其中有一颗是“启明星”。图/新华社
2月27日,我国成功发射“一箭22星”,其中有一颗“启明星”,是武汉大学多位在校学生在该校金光教授指导下,历时三年研制成功的微纳卫星。
这颗微纳卫星,最厉害之处是夜光遥感达到了8个波段,分辨率为21米,比国外的同类卫星提高了将近40倍。因此,“启明星”可以对具体城市的光污染进行精准测量,为公共卫生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这样引领世界先进技术的创新项目,学校和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来全程参与,是个大胆的想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创新——把卫星研发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平台,把实验室放在天上。
本着学生可以通过和卫星的实时互动,在太空中设计、完成实验的想法,“启明星”项目正式启动。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金光教授,从1000万科研经费中拿出500万元作为带领学生团队研发卫星的费用,又拿出300万元作为发射费用。
一颗卫星用掉了800万元,占其科研经费总额的80%,但金光教授说,“无论研制还是发射,都太便宜了,划得来。”
▲金光教授(右一)。图/武汉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教授带领学生“搞卫星”的故事,令人动容。近年来,我国各高校不惜重金引进人才,投入也水涨船高。1000万科研启动经费或许已经不算新闻。但像金光教授这样,能把这笔经费的80%一次性用到这样一个培养学生的项目上,在当下并不多见。而武汉大学对科研经费这种使用方式的全力支持,也实属难得。
这些年,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经费使用中的一些怪现象备受社会关注,故意套取贪污科研经费的违法行为也不时见诸报端。社会上的某些说法,或许是耸人听闻,但一些高校倾向于把科研经费投入到生产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论文、重复购置各类设备以及举办规模盛大的学术研讨会上,导致科研经费从政策到决策再到执行,各个环节存在一定浪费现象,这是不争之事实。
从这个意义上讲,武汉大学金光教授带领学生研发“启明星”,这个项目或许并不能生产多少权威期刊论文,但它对学生团队研发能力的培养不可小觑,这不也是科研经费最值得投入的地方吗?
这一项目启动后,“启明星”团队曾在武大全校范围内张贴“招贤”海报,无论是本科生,还是在读的硕士生、博士生,只要愿意从事航天,有热情研制卫星者都可以报名,不同学科的多多益善。据金光教授粗略统计,历时三年,参与到“启明星”研制的学生大约有50人,本科生20人、研究生30人。
▲卫星团队成员在“启明星”卫星发射及测控第二现场。图/武汉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整个研发团队,教授当然是灵魂,但学生们才是绝对主体,打破学科界限,各专业分工合作,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视角相激相荡。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断试错,于是,各种教材和课程中的知识在参与项目研发中变得立体鲜活起来。
当然,“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一直是实践教学的基本理念。金光教授作为航天光学遥感卫星研发的领军人物,亲自带领学生研发卫星,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过家家”,而是“真刀实枪”地研发实践。
对于学生来说,要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一颗真正的卫星研制实践之中,保证研发的产品能发射成功并在空间正常运转发回数据,这决不是一次普通实验可比。
这个项目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真正“仰望星空、脚踏大地”,科学理想实现靠每一名参与项目的学生动手实践。
当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风起云涌,不是每一个大学都要造卫星,但仍然期待更多的大学能支持像金光教授这样的一流专家,带领学生积极投入实践,探索出更多更富有想象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特约评论员 | 王天定(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