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河舆情网    当前时间

首页 >  舆论聚焦

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时间:2022-03-17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社区体育在我国兴起,目前已发展成为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中亮丽的风景线。30多年来,作为城市社会体育公共管理的基本单位,社区体育在组织体系、场地设施建设、居民参与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不断丰富着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居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静坐生活方式导致很多人缺少身体活动,肥胖、“三高”等疾病日渐增多。同时,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容易增加人们的疏离感并导致归属感缺失,影响身心健康。

社区体育具有参与主体多元、活动范围就近、活动时间和形式灵活、活动内容多样等特点,能够实现健身、娱乐、社交等多种功能,既是人们强身健体、娱乐身心、提高幸福感的良好选择,也是增进居民互动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截至2020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超过1.86名,社区体育处在快速发展时期。

在社区体育中,儿童体育、家庭亲子体育和老年体育是需求比较旺盛的形态。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起了一项“发展有利于儿童居住的社区和城市”的倡议,即在城市和社区建设中融入儿童友好理念,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去年10月,我国印发的《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将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此举将推动社区体育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儿童需要。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拥有较多闲暇时间,又有健康长寿和重建社会交往圈的愿望,在社区体育组织和设施建设中更多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将有助于他们保持健康、扩大交往、增进幸福。

发展社区体育,应该着力提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和组织化水平。目前,我国社区体育场地多为分布零散的室外场地,如健身苑、健身广场、健身步道等,但是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场地和集多个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室内外体育场馆数量相对有限,致使现代体育项目较少在社区层面普及开展。同时,我国社区体育组织以松散的健身团队为主,正式的社区体育俱乐部数量较少、组织化程度较低。从国际经验看,体育俱乐部作为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社区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具有非营利性、自主经营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等特征。它既是社区、学校体育一体化的桥梁,也是人们有组织参加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把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与附近的体育场馆和公园的体育服务中心相结合,有利于促进社区体育持续稳定发展,为居民提供有效的体育运动和交流互动平台。

社区居民的参与状况也决定着社区体育建设的效果。社区要充分利用体育促进社区发展的功能,发挥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内容的趣味性等优势,以体育运动增强社区居民归属感和凝聚力,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作出积极贡献。(王凯珍,作者为首都体育学院原副校长、教授)


【上一篇】给老年大学“添座”都要搭把手

【下一篇】房产预售制该终结吗

首页 |大河舆情 |监测中心 |舆论聚焦 |教育产业 |舆情分析 |基层声音 |关于我们

地址: 郑州农业东路 28 号 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电话: 0371-65798560   65851966    联系人: 岳书芳 纪胜楠    邮编: 450000

版权所有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舆情网 © 豫ICP备13010437-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