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河舆情网    当前时间

首页 >  本期看点

村史馆变了味儿 乡村振兴还要找准发力点

来源:大河舆情     发表时间:2021-04-01

近日,据《半月谈》报道,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村史馆、村史长廊、脱贫攻坚陈列馆等乡村文化设施如雨后春笋,蔚然成风。但一些新建村史馆不接地气,甚至“变味走样”:老百姓去看的少,干部看的多;展品中,本村特色的少,全国通用的多;展板上,本村内容少,领导照片多……一些村史馆不仅缺少“乡土气”“文化味”,还劳民伤财,滋生形式主义。该报道刊发后,在网上引发不少共鸣。

建立村史馆,初衷是想通过挖掘村史,充分展现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展示乡土名人事迹,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历程,激发农村广大群众对美好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然而,一些地方在具体操作中,将乡村文化振兴简单等同于建村史馆,将村史馆建设简单等同于模式化的展板和老物件,建村史馆仿佛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匆忙上阵,政府花了钱,老百姓还不认同。

对此,新华社发文指出,村史馆“变味走样”,是没有搞清楚为谁而建,也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建。应让村史馆成为历史专家的研究素材、当地百姓的拼搏见证、各方游客的教育课堂、归乡游子的情感共鸣。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程德安表示,村史馆、乡愁文化馆等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才逐渐兴起,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村史馆做得比较粗糙,完善需要一个过程。

程德安说,一些村史馆的窘境,恰恰折射出基层人才匮乏的现实。村史馆既要有宏观主题展示,又需要微观故事呈现;村史馆的设计者需要对政策有一定的理解把握能力,了解村民村情,对展览策划等专业性要求也比较高。

此外,红星新闻发文指出,如果把展现乡村文化等同于盖村史馆,本身就是偏狭的理解。从提升乡村文化生活丰富性的角度来看,有些地方建形式主义村史馆的钱,不如拿来盖座图书馆、建个文化广场或者体育馆之类,可能更有意义。

对任何具体的村庄来说,公共资源都是有限的,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比较考验基层的治理能力。而好的基层治理,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应该是尊重村民的意见。如果给村民投票权,相信那些贴满领导照片的村史馆就不会盖出来。

要治理充斥形式主义的村史馆,最为治本的方式,可能还是完善基层的治理模式,让村干部等最基层的权力执掌者,真正接受村民的监督,每一个重要决策,都经受村民的集体把关,切实做到为民服务。⑤


【上一篇】两会承载民生期盼 改善民生不是一纸空谈

【下一篇】城市治理如何做? 通盘思考,问计于民!

首页 |大河舆情 |监测中心 |舆论聚焦 |教育产业 |舆情分析 |基层声音 |关于我们

地址: 郑州农业东路 28 号 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电话: 0371-65851966   65798560    联系人: 纪胜楠    邮编: 450000

版权所有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舆情网 © 豫ICP备13010437-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