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河舆情网    当前时间

首页 >  本期看点

让“小修小补”回归百姓生活

来源:大河舆情     发表时间:2023-03-01

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要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适老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更加丰富,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该发言迅速引发舆论关注。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老一辈人常挂嘴边的口头禅。回想起来,以前在大街小巷里经常能看见修钟表、改衣服、补鞋子、修自行车、配钥匙等小摊小店。而今,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城市管理的不断规范,在一些地区,这些“小修小补”却越来越少。一些老旧小区经过升级改造,“小修小补”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内,新建社区周围愈发难觅踪迹。

但是,市民对这些小微服务的需求却长期存在,特别对一些老年人来说,需求更是迫切。好端端的东西,仅仅因为开了小口、缺了角没地儿修就只能丢掉,本身也是一种浪费。

对此,微信公众号“长安观察”发文称,城市治理如同绘工笔画,每一个细小处,都要精雕细琢。某种程度上,“精”就在于对微小需求的精准精确捕捉,“细”就在对民生工作的细致巧妙安排。眼下,面对现实的生活烦难,从相关部门到各个城市从细处着眼,感受大众所思所想、触摸所需所求,开始推动“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可谓正当其时。

此外,中工网发文表示,“小修小补”回归百姓生活的前提是“规范有序”,这显然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城市管理理念的升级——“小修小补”对应着家长里短的大民生,考验着城市管理的精细度,只有下足绣花功夫,才能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展现城市兼容并蓄的人文情怀。

《农民日报》则刊文指出,各地在落实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处理好政策导向和实际情况的关系。倡导“小修小补”的回归,是为了便利居民生活,不在多,够用足矣。

其次,要处理好便民生活和城市管理之间的关系。便民并不等同于“一放就乱”,规范管理也不意味着“一管就死”。一方面,要给“小修小补”留下活动空间,充分调动社区公共资源,在不影响交通、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既考虑到居民诉求,又兼顾摆摊需求,以便就近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事先做好规范,及时划定经营区域,出台有针对性的管理规范。

最后,还要处理好当下活力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要看到,“小修小补”的回归不仅是为了解决当下居民生活需求,每一个小摊位背后,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家庭的生计,是事关长久的事情,也需要久久为功。眼下需要给予本小利薄的“小修小补”更多支持和鼓励措施,引导帮助他们回归。而从长远来看,其规范经营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职能衔接,这就要求各地在实际操作中,把工作多想一层、多做一步,综合多方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规范,让“小修小补”能安心守摊、长久经营,真正实现居民有便利、摊主有生计、地方有经济的三赢局面。⑤


【上一篇】省政府“立规矩” 省长不批准,副省长不能干这些事儿

【下一篇】这个省份掀起机构改革风暴 铁饭碗不再“铁”了

首页 |大河舆情 |监测中心 |舆论聚焦 |教育产业 |舆情分析 |基层声音 |关于我们

地址: 郑州农业东路 28 号 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电话: 0371-65798560   65851966    联系人: 岳书芳 纪胜楠    邮编: 450000

版权所有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舆情网 © 豫ICP备13010437-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