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取消后有关衔接工作,更加便利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
《中国劳动保障报》对此发文表示,实行20余年的就业报到证制度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不断深化改革的结果,也是落实中央关于消除妨碍劳动者社会性流动障碍因素的必然要求。
“取消就业报到证,适应了当下人才流动比较频繁,灵活就业形式大量涌现的现实情况,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就业形态变化的客观需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说。
其实,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通知,要求从2023年起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这一简化优化求职手续的措施,对优化高校毕业生报到流程、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多渠道灵活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据了解,就业报到证是由1999年以前的派遣证转化而来。它不仅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和其干部身份的证明,也是用人单位给毕业生办理落户、接管档案的重要凭证。在过去20多年间,毕业生不论是报到、落户、转正定级,还是职称评审、计算工龄和养老金,都必须用到它,不少人也被它“折腾”过。
有毕业生领取报到证后,还没有到单位或档案所在地报到,报到证就丢失了;或是入职了一家民营企业,报到证放在自己手里。等以后想进入事业单位工作,或是考公务员时,还需要进行报到证改派,这时再想找学校补办证明,手续十分麻烦,且报到证原则上有效期为两年,过期之后学校也很难帮忙补办。
对于那些就业单位无法解决户口的毕业生来说,由于报到证只有一张,直接签发到单位落不了户口,只能签发回生源地,档案落到生源地人社部门,再由当地人社部门转调到用人单位。毕业生需要在办理落户、档案转递、调整改派等事宜上来回奔波,大大增加了办理负担。
同时,毕业生报到证派遣回户籍地,大概率与其就业地不在同一个地方,通过报到证的去向来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容易产生偏差。取消报到证后,教育部门采取高校毕业生登记制度,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落实毕业生就业去向会更加真实有效。
对此,燕山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陈树冬认为,取消就业报到证简化了办事流程,提升了工作的数字化水平,“通过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可以查询毕业去向信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可以查询和验证学历、学位信息。能让数据多跑腿的,就要让毕业生们少跑路”。
《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表示,随着当前就业形式多样化,毕业生凭借劳动合同和毕业证书就可以到单位报到,并在当地办理落户手续,就业报到证也就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取消就业报到证,体现了政策的与时俱进,也能让宝贵的人才资源流动更加顺畅。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