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下旬以来,全国严防死守,极大地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近期,国内疫情整体上呈现向好态势,不少地区和行业陆续复工复产,不少地方关于疫情防控的政策也因时而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既要保证疫情不出现反弹,又要最大程度恢复社会经济的原有秩序,无疑考验着地方主政者的智慧。在这方面,近几日发生的一些事件可能会给地方领导干部带来一些启示。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3日0—24时,全国24个省份地区新冠肺炎的新增确诊病例为0。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多地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响应等级进行了调整。
截至24日12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响应等级下调的省份分别是山西、广东、甘肃、辽宁、贵州、云南。其中,山西、广东调整为二级响应,其余四省调整为三级响应。相关话题迅速成了热点,不少网友对下调应急响应等级表示认可和理解,同时也指出下调等级不等于放松警惕。
《新京报》对此评论称,面对疫情风险的降低,疫情防控固然还不能放松,但若还一味固守之前的防控思路,该调整不调整,恐怕会有用力过猛的风险。太过严厉的防控会限缩经济社会的活力,给复工生产和社会生活都带来不便。部分地区宣布下调响应等级,用意也在于此。
与多地下调应急响应等级得到舆论认同相反的是,武汉一度出现政令上的松口,遭到一致的批评。
2月24日,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第17号令,其中提到“滞留在汉外地人员可以出城”。不过,这则通告发出三个小时后,就被新发出的第18号令宣布无效。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解释称,第17号令系市指挥部下设的交通防控组未经指挥部研究和主要领导同志同意发布的,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处理。18号令指出,严格离汉通道管理,严格人员管控,严防疫情向外输出。
虽然武汉市及时作出了更正,但仍造成了负面影响,被舆论批评“朝令夕改”。这则通告不仅说明内部工作流程存在问题,而且反映了个别领导对疫情态势把握不准。
根据武汉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月23日,武汉确诊病例增加348例,新增疑似病例318例。虽然相关数字在逐步减少,但绝对没有到可以放松政策的地步。就在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还明确指出,“要毫不放松外防输出,继续实行严格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武汉作为全国疫情防控的关键所在,显然不能与疫情防控大局背离,对于政策的发布更要慎之又慎。
在疫情防控政策的发布上,显然既要审慎,又要灵活,要把握好中央的精神和疫情发展的态势,也要根据阶段性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强调要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而科学精准离不开对信息的掌握。此外,信息的对外发布也要尽可能地详尽清楚,譬如,因何对政策调整,如果在政令的发布中对此作出解释说明,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