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河舆情网    当前时间

首页 >  本期看点

春节之际黄河之畔 奏响文化自信之音

来源:大河舆情     发表时间:2020-02-03

今年的春节来得格外早。在春节来临之际,还是要问问大家:年终奖发了吗?年货备了吗?车票买了吗?

对于职场人来说,年终奖成为一年一度的期待。年终奖的整体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的发展走势。从今年的相关数据来看,教育和医药行业颇为亮眼,而互联网则因红利退坡,光环褪色。

同样可以用数据透视的是电商年货节的消费情况。多家电商消费平台显示, “吃得更地道”成了年货新需求,“土年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爱。个性消费、健康消费、“美丽”消费等也颇为火热。值得留意的是,在2020年庚子鼠年来临之际,国外的洋老鼠——米奇,也成为不少商家的宠儿,这对我们打造IP、带动周边消费不无借鉴意义。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路途的顺利成为大家的期盼。细细想来,演员徐峥的作品《人在囧途》距今也并没有多么久远,然而中国交通的发展已是另外一番新天地。在交通的“快时代”,铁路部门仍然保留了部分“慢火车”,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的群众出行提供便利,这也体现出民生情怀。不过,返乡路途上还是存在糟心事的,央视近日就曝光了长途大巴车停靠“黑服务区”、旅客被宰的现象,在媒体监督之下,涉事地开展了专项整治,但是还应该扪心自问下,媒体曝光之前干啥去了呢?

聊起春节,就少不了年夜饭和春晚。今年最出名的年夜饭恐怕要数故宫角楼餐厅推出的年夜饭了。6688元的年夜饭一推出,就受到热议,争议之下最终取消。沾着故宫的名气,就要接受舆论眼光的审视,就要格外注意可能带来的舆论反响。此外,春节聚会增多,饭桌上少不了饮酒助兴,在此也提醒大家注意饮酒不当可能引发的违纪风险、舆情风险、法律风险和健康风险,希望大家能真正喝上高兴的酒、快乐的酒。

今年的春晚对河南人尤其是郑州人来说意义重大,因为春晚开到了家门口。郑州成为今年春晚的分会场之一,不少人认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因为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而郑州地处黄河之滨,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在黄河文明中居于中心地位。

当春节遇到黄河,特殊的时间与独特的空间交织,指向了我们共同的根与脉。

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说是团圆,有人说是祈福,也有人说是传承。中国人讲究文化根脉,而春节就是传统文化的具象表现,是我们同根同脉的精神象征。

与此同时,黄河对于我们的意义也不言而喻。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在即将实现全面小康之际,国家越来越富强,百姓越来越富足,距离中华民族的复兴也更进一步,民族认同与文化自信显得格外重要。而春节习俗和黄河文化对我们来说,都是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方式,将它们发扬光大无疑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文化也成为屡被提及的热词。在今年河南两会上,怎样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在河南两会闭幕当天,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发表重要讲话《大力弘扬黄河文化  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凝聚精神力量》,黄河文化贯穿始终。

据媒体透露的春晚最新情况,钢琴协奏曲《黄河》与歌曲《黄河颂》将在郑州分会场上演,激情澎湃的乐章将奏响文化自信之音。

位于黄河之畔的郑州,乃至河南全省,坐拥国家政策叠加优势带来的空前历史机遇,在2020年开启的新时代里,河南必将带着这份自信,伴着《黄河》的激昂旋律,阔步迈向新征程。(杨阳)


【上一篇】河南两会闭幕 黄河文化成为热词

【下一篇】特殊时期 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考验领导智慧

首页 |大河舆情 |监测中心 |舆论聚焦 |教育产业 |舆情分析 |基层声音 |关于我们

地址: 郑州农业东路 28 号 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电话: 0371-65798560   65851966    联系人: 岳书芳 纪胜楠    邮编: 450000

版权所有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舆情网 © 豫ICP备13010437-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