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现,福建莆田一派出所里有间妈祖评理室。7月5日,媒体记者梳理发现,在莆田多地都设有妈祖评理室,一位负责人介绍称,莆田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设置妈祖评理室是把妈祖文化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效果不错”。
©澎湃新闻
在采访中,有一位在福建泉州工作多年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当地人非常尊敬、信仰妈祖,“不敢在妈祖面前说谎”。从这里也不难推知这个“妈祖评理室”的作用,大概就是提醒当事人,举头三尺有神明,要摸着良心说话。
这也算别具一格的创举了,以至于图片刚在网上出现的时候,还有人认为这是P的。不过仔细一想,这个“妈祖评理室”或许确有奇效。对于街头巷陌发生的纠纷,有的事情过于琐碎、取证成本过高、介入难度极大,这时候也不妨借助民俗文化,让人们靠着公德、常识、直觉来作判断。
虽然这个很新奇,但也并不算天马行空。《孟子》里有句话:“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意思是,仁义礼智这些道德,其实是人固有的,并不需要思考。法律也有个术语叫“自由心证”,即通过内心的良知、理性等对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进行判断,并最终形成确信的制度。
这其实和“妈祖评理室”是类似的,都是让人们诉诸一个先验的道德律令,并将其作为具体行为的依据。这看着似乎不太符合量化分析的科学定义,但在人类社会这其实又很常见,人的道德行为往往是从感性、直觉推导而来。
就像“人为什么要诚实”,这不太容易用清晰的公式证明出来,它只能升华成一种不用分析也不必质疑的共识,“人就应该诚实”,我们必须相信这个判断。
“妈祖评理室”的出现说明,至少通过一个具体的个案,表明天地良心是存在的,也是有用的,可以产生具体的社会功能。它可能比说教、规定都更管用,它自然生长在人们的心理结构之中,人们对此应当十分真诚地相信。
当然,任何社会意识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并自然而然地产生作用。这要求社会必须形成有超越性的共识,所有人都遵奉一些价值观,比如善良、诚实、勇敢、共情等等。
推而广之,在许许多多的社会议题上,在更宏大的社会事件中,人们依然需要用常识和良心去作判断。比如看到一位孩子遭受不幸的母亲,我们应当从人之常情来体量她的痛苦,而不是网暴她的着装;看到一位女生给躺在病床上的爷爷展示录取通知书,我们应当以人之常情来欣赏她的努力,而不是批评她头发的颜色,诸如此类。
一个社会,同样需要形成一种如同神明在场的价值感,就和“妈祖评理室”的功能类似,让人们有一种“摸着良心”的自觉。只有形成了这样的氛围,我们才能说这是一个良善社会,才会真正出现所谓“社会良心”这种看似虚无缥缈、实则无所不在的事物。(作者:光明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