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河舆情网    当前时间

首页 >  舆论聚焦

研究生报考事业单位遭拒,就因为专业名称多两个字?

来源:中青评论     发表时间:2023-09-22

据红星新闻报道,最近,小贺(化名)向媒体爆料,讲起自己在报考事业单位时的尴尬遭遇:她在报考江苏省沭阳县一事业单位时,由于专业名称中多了两个字,而被认定为所学专业不符合报考条件,未通过资格审核。

1695342839817961.jpg

据了解,小贺2018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当时就读的专业是法律(非法学),是全日制研究生。她有北师大的毕业证,获得了法律硕士学位。但是,她报考的沭阳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岗位,却在专业要求上,明确为“法律类”。而小贺毕业证书上的专业为“法律(非法学)领域法律硕士。也就是说,仅仅多了“领域”二字,就不符合报考要求了。更令人遗憾的是,截至9月13日下午4点,这次招考的报名时间就结束了,小贺已经无缘此次考试。

不少网友都对小贺的经历深表同情。有人认为,仅仅是两个字的差别,不应该让报考者为难,何况多出来的“领域”二字并不影响表意。不过,也有个别人认为,事业单位考试对于报考资料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专业名称规定是什么,报考者的专业就应该是什么。如果不“抠字眼”,可能会影响标准的严肃性,有损考试公平。

在这起事件中,小贺就读的高校开设的确实是法律专业,在设置专业名称时,校方恐怕没意识到多出来的“领域”二字会让毕业生遇到求职上的麻烦。而小贺等学生,在报考这一专业时,恐怕也没深究,等到了求职阶段,才意识到相关问题。由此产生的误会也好,麻烦也罢,最终还得由毕业生自己来承担。

1695342898849292.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种现象绝非个案。此前,笔者就有同学,因为毕业证上写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而无法报考“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岗位,其实这两个专业,在多数高校都是一回事,学生在报考时根本无法作出区分。此外,也有网友遇到过“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生不符合“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要求等荒唐现象。虽然校方和毕业生都知道自己的专业与岗位要求的专业并无本质区别,但就是无法通过“抠字眼”的报考审核流程,实在让人无奈。

要解决这类问题,还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协调与沟通工作,让开设专业的高校与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部门相互增进了解,保证用人单位不将实际上符合条件的人才拒之门外。这些问题本该由教育机构与制定考试规则的部门联合解决,提前做好预案,而不能让学生在毕业后无辜“背锅”。

事实上,《江苏省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在《特别说明》里专门提到,“由于各类院校专业名称设置不统一,每年都有新设专业,本目录无法全面涵盖各类院校所设专业”。换言之,连招考部门都承认自己的专业目录未必是最新的,有可能存在招考专业与高考专业不符的情况。公务员招考尚且如此,事业单位招考更应该遵循这一原则,过度死板其实无助于招收到合适的求职者。

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贺的遭遇应该引起一些地方招考部门的反思:要让专业目录的信息及时更新,更加精确、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才能提高招考的有效性与公平性,让更多类似小贺这样的毕业生,可以加入考试队伍,进而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中展现才华。(撰文/黄帅)

【上一篇】1400万部老年机被植入木马,应强化全链条打击 | 新京报快评

【下一篇】小学生遭同学极端欺辱?纯真年纪何以染上一身戾气!

首页 |大河舆情 |监测中心 |舆论聚焦 |教育产业 |舆情分析 |基层声音 |关于我们

地址: 郑州农业东路 28 号 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电话: 0371-65851966   65798560    联系人: 纪胜楠    邮编: 450000

版权所有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舆情网 © 豫ICP备13010437-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