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的发展,如何处理网络游戏一直都是社会上经久不衰的话题。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能再让游戏害人了。”并建议国家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网游,此次提议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对于未成年人网络成瘾,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可能大部分人,特别是80后90后已有孩子的父母会觉得,网络游戏成瘾无非就是孩子缺乏自控力。我们无法否认这确实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我认为还有另外一些重要因素。
第一,游戏已成为当代未成年人群体的主要社交方式。当你身边的人都在讨论着某某游戏如何,某某游戏怎样,而你自己却什么也不知道,那么便很难融入这些群体,容易被孤立于这些群体之外。人是一种群体性动物。迫于这种社交需求,哪怕是从不玩游戏的孩子也会或多或少地接触一些网络,久而久之,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用户规模越来越大,受网络游戏自身因素影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人数也就越来越多了。
第二,受当代社会教育背景的影响。在减负政策影响下,青少年群体的在校时间有所减少,但是父母的在家时间并未改变。对于大城市的孩子,他们在课后有许多兴趣班、培训班可以填充自己的课余时间,但是对于那些缺少教育资源的中小县城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孩子来说,课后无非就是回家玩游戏以及和朋友出门玩。对于那些孩子的父母来讲,让孩子独自跑出门无疑是有危险的,于是给他们一部手机,不让他们乱跑,成了让孩子老实呆在家的一种简单快捷的方式。久而久之,手机电脑成了那些孩子接触世界的唯一途径,与手机电脑密切相关的网络游戏也不可避免的进入他们的生活。
对于未成年人网络成瘾问题,我们不能只把目光聚焦于未成年人以及游戏开发商这些群体,我们应当明白的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性问题,是一个牵扯到当代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同其他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样,我们目前并没有能力去完全解决未成年人网瘾这个问题,更不用想“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网游”就能解决。但是我们依然能采取一些方式去缓解。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重要导师。虽然父母不能无时无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但父母应当珍惜好自己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同孩子多聊一聊生活,开一开玩笑,陪着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不是一回到家,一看到孩子,就阴沉着脸,一昧地指责孩子。孩子人生的引路人应当是父母,而不是手机电脑,父母哪怕不能时刻陪伴孩子,也应当关注孩子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成长。只有父母细心关注孩子,孩子才能敞开心扉与父母交流,而不是自己孤身扎入网络世界里躲起来。
社会方面特别是学校方面也应起到重要作用。学校除了应试教育内容外,应当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起孩子们的课余兴趣爱好与思想体系,而不是一下课便与孩子断开连接。学校可适当组织集体活动,如运动比赛,或文艺比赛,在扩宽孩子们兴趣爱好的同时也扩宽了他们的社交渠道。当然,这不是学校一方面的责任,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上到教育部,下到各种社会团体,都应当给予学校必要的支持。
“头痛砍头,脚痛砍脚”,这种做法对于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不可行的,更何况是这么复杂的一个社会性问题。认真分析,疏而不堵,对症下药,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我相信,即使无法很快解决网络游戏这个问题,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问题有朝一日也会迎刃而解。
作者:黄子晋(山西大学)
2024年度红网“青椒计划”系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