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经历40年披荆斩棘、蓬勃发展的深圳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与创新之路上的耀眼标注。在这里,率先实行聘用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工程招标;在这里,敲响了土地拍卖的“第一槌”、诞生了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创办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深圳特区在人事、土地、住房、科技、金融、外贸等领域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和突破,为全国改革开放与创新的突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试验田和急先锋的作用。
新征程有新挑战,未来仍然任重道远,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需要深圳特区继续乘风破浪。
其实不只是深圳经济特区,国家关于社会、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都在创新中稳步发展。近期,国家也在法治层面作出了一些调整。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将刑事责任年龄从14岁下调至12岁,体现了刑法对社会现实和公众关切的回应。10月14日,“两高一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首次对“碰瓷”行为作出了明确界定,通过法治的进一步完善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其中,鼓励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高素质农民等群体报考高职学校,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这也是现实情况下增加农民工等群体学习机会的有益回应。
十一假期刚刚过去不久。每到节假日,景区治理问题就屡见报端。景点人满为患、景区环境遭到破坏、景区食物又贵又难吃等问题已成为老生常谈。不过,今年十一假期,有不少景区治理创新举措,被广为称赞。
针对景区食物又贵又难吃的问题,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河南洛阳偃师马蹄泉景区的一家“10元管饱”餐馆和洛阳老君山景区的“无人值守一元午餐”,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如今,越来越多的景区不再以昂贵的餐费“敲”游客一笔,而且更加注重景区服务和形象,通过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增加潜在的游客数量。除此之外,今年假期,江苏高速服务区因为品质高、服务好、景色美冲上微博热搜。江苏的服务区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于服务区“一个便利店加几个小吃摊和厕所”的刻板印象,通过场所服务的优化、消费新场景的发掘,给服务区的创新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既然是创新,就可能有成功也有失败。近期,也有不少新的治理方法广受诟病。例如,山西省长治市打算把裸眼视力和体重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总成绩。再如,上海某高校发布宿舍新规,要求无特殊情况,本科生早上8点前、研究生9点前必须起床,否则扣5分。虽然上述两者的初衷都是好的,希望学生能保护好视力,希望学生能早睡早起,然而,中考成绩,错一分可能就是数千人,把视力成绩加入中考成绩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压力,而对于在校生,熬夜写论文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些实习生加班回来很晚,统一要求早起,这种“一刀切”的新规就显得十分不合时宜。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没有错,可是在搞创新治理的同时也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创新。只有这样的创新方式才是民众所需,才会有效。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