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截图
前两天,成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男子和朋友去火锅店吃火锅却遭到了拒绝,店家表示,没有女性朋友陪同不能进入。感觉被歧视的他和店家争执起来,最后请来了警察,在警方调解下,饭店请了一名女性服务员陪刘先生吃了饭。
如果不是很多媒体都报道了,我一开始真以为这是个策划、炒作。火锅店店长告诉澎湃新闻,该店为女性主题餐厅,初衷为女性设立,男性可在女性邀请下进入就餐。
不过还得说,就算确有其事,也不能太当真。这种餐厅,包括此前引发各种争议的“女性主题XX”(厕所除外)“女性专用XX”(卫生巾除外),说白了就是一种营销策略,就是玩“性别梗”,就是要碰公众情绪的瓷。当真,你就输了。
吃个火锅而已,又不是上厕所,还要分性别?只准女性进店吃火锅就是对女性的尊重?这意思是,看见男人,女人就没胃口?这中间的逻辑关联,简直隔着一整个太平洋。关键这家店并不是完全不准男性进入,只要身边有女性相伴,哪怕一群男人中只有一名女子,男人也都可以进入。有律师说得好,该火锅店行为已经涉嫌违反消费者保护法相关规定。
尊重女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伦理价值和规范,不需要多说。但动不动拿“尊重女性”作为噱头、卖点,制造话题、挑动情绪,就不对了。反向的性别歧视,也同样是歧视。
反向性别歧视,目的是人为制造性别对立。在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道路上,最可怕的不是“神对手”,而是假冒自己人的“猪队友”。就像Papi酱生完孩子,居然因为跟谁姓而被骂上热搜,说是她这个“独立女性”人设崩塌了。有时候不免让人猜疑,在这样的细支末节上掀起“性别大战”,是否是某些人的“又蠢又坏”。
女性在日常生活里仍然遭遇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社会中需要破除的“性别天花板”还有很多。随便举几个例子吧:一提“女司机”,就是“女人天生就开不好车”;一到升学,就是“女人不适合搞科研”;一到招聘,就是“女人要生孩子,太麻烦”;一说家庭纠纷,就是“不要跟女人讲道理”……
甚至于,亦舒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我的前半生》,原本讲的是一个婚姻出问题的家庭主妇如何成长为独立女性的故事,结果在当下,被改编成婚姻中靠老公、婚姻失败后依然靠男人的“白莲花”上位史。女性艰难的真相,被这种“伪女权”铺上了一层面目全非的面纱。
火锅店的神操作,跟“女权”和“尊重”没有半毛钱关系,人家摆明就是要制造话题博出位、拉生意,精明着呢!
所以,我还是打住吧,不能这么一本正经地讲道理,当个笑话看看,就行了。反正我对这种女性主题餐厅是不太感冒的,吃东西,主要吃的还不是味道吗?(作者:简约)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