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赶进度完成造林指标,在2万多亩将熟庄稼地上开沟毁粮;推进农村改厕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导致新的如厕难……《半月谈》发文表示,少数地方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本为解决问题的政策在落实中又制造了新问题,导致基层治理“按下葫芦浮起瓢”。
基层治理“按下葫芦浮起瓢”
北方某地曾发生为赶进度完成造林指标,当地政府在2万多亩将熟庄稼地上开沟毁粮,造成轰动一时的“毁粮造林”风波。
除了上演“让抓造林就毁田”的事件,基层也出现“让抓发展就拔树”的怪事。为解决甲问题而产生乙问题的情况,在常态式基层治理中并不鲜见。
旧问题未除,又添新问题,更易在一些运动式治理中凸显。《半月谈》指出,大别山区某乡长反映,国家推动农村改厕工作,提出因地制宜,“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可到了地方,却被要求全部建水厕。水厕对环境保护和预防疾病传播固然有好处,但冬天水厕上冻,没法使用。旱厕又不允许建,当地一度出现新的如厕难。
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还反映在基层治理中的种种极端化措施上。东部某市辖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平时不作为,等到要考核问责时搞“一刀切”,数百家板材企业集中停产,企业主啧有烦言。
总是“旁生枝节”,为何善政打折扣
政策落实“旁生枝节”,暴露了当前基层治理的短板。一方面,基层治理体系不够健全,条块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权责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另一方面,基层治理能力还存在短板,尤其在落实中央部署方面创造性、主动性不足。
一是单兵突进,缺乏统筹性。基层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一些部门只从自己分管领域出发,提出的工作要求单看或许没有问题,但合在一起就让基层很难办,只能是哪个部门强势、哪项工作催得急,就先完成哪项工作,有时候难免与基层实际情况不符合。
二是机械执行,缺乏灵活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等专家表示,当前一些地方在执行上级政策时,直接套用文件,甚至不管上级政策的初衷和本意,层层加码,指标开路,出现一些极端行为。
三是思维惯性,缺乏创造性。有的基层干部习惯于用行政思维去解决市场问题,导致“事与愿违”。比如,为搭建购买扶贫产品的便捷渠道,引导爱心人士就近购买贫困地区产品,某地推出消费扶贫智能专柜。然而,在执行中,地方统一下达购买指标,要求各县购买一定数量,并力争一个月全部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位置,而运营维护等核心问题语焉不详。基层干部表示,这本是一件助力脱贫的好事,最后把政策执行偏了,变成了一笔“糊涂账”。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等学者建议,中央有好政策,中间层细化政策执行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方实际,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发现基层出现问题要及时纠偏,上下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让基层治理不再“按下葫芦浮起瓢”。④
(选自《半月谈》,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