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以网络会议形式在京举行。经项目汇报、综合评议,评委投票选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分别为: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陕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
至此,作为考古强省、文物大省的河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已达50项,继续领跑全国。此次入选的黄山遗址是一处以独山玉和石料为资源支撑、其他地方玉材为辅助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涉及玉石器制作性质的中心性大遗址,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空白。
从1990年开始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已经走过30多年。时至今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考古发现不再只是学术成果,而是能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文化与旅游融合。
不仅如此,考古的成果和价值,也越来越频繁地走进日常生活,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近年来,国家文物局等单位借助“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等,让考古为更多人所了解、认知。举办展览、开发文创、开展活动……各地博物馆创新表达方式,注重转化利用,设计开发冰箱贴、文具等丰富的文创产品,传播历史文化。不少考古遗址地也积极创新,使用新技术方式,丰富展示展览手段,开展研学等活动,让人们在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中,了解专业的考古工作,进而更深刻地认知中华文明的进程。此外,各地还推出了纪录片、电视节目等文艺作品,进一步活化考古成果,助推考古从小众走向大众。
对此,《人民日报》表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融入时代、融入生活,考古工作丰富着历史文化内涵,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文化自信,持续焕发新的光彩。
《湖北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认为,一个个考古新发现,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揭示了许多传承至今的习惯和理念的渊源,也让文化自信的根基愈发深厚。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