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河舆情网    当前时间

首页 >  本期看点

旧问题以新闻呈现 防不住的风险终将酿成舆情

来源:大河舆情     发表时间:2020-09-11

常看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的你,有没有发现,相似的新闻总会出现,时间一长,对新闻都有些审美疲劳了。

当然,这和媒体(包括自媒体)的选择机制有关,如果某个事件上了热搜或引发了大规模的关注,其他相似事件就容易形成搭车效应,媒体也会判断这类事件会获得关注。于是,相似的事件通常会在短时间内接连出现在舆论场中,譬如“假神童”,再如冒名顶替上学等。

不过,从更长的时间线上观察,相似的新闻依然会常常出现,让你一眼望去有似曾相识之感,搜索大脑后有碰撞的火花产生。这类新闻,归根结底是因为旧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很多问题会换个马甲出来提醒大家:不要当我不存在。这类问题通常是顽疾,就像没有根治的慢性病一样,会时常发作,发作起来会令部分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有痛感。

最近发作的事件也有不少。8月29日,临汾市襄汾县陈庄村聚仙饭店发生坍塌,砸碎了李大爷80岁的寿宴,也带走了他的许多亲朋好友,老人的痛心难以想象。29人遇难的事故让社会震惊,也让农村自建房的乱象再次呈现在大家面前。事后,山西乃至各地都在排查农村自建房问题。希望这类问题能有法可依,有人能管,不要任其野蛮生长。

 在今年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受歧视”的话题再次被聚焦,多个相似事件指向了同样的问题。“就业歧视”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筛选就会有限制,曾饱受质疑、被认为不合理的限制包括年龄、身高、性别、学校,等等,甚至还有一些更加奇葩的条件限制,像属相、星座之类的。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光招聘单位会排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形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比较水”的刻板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招聘单位还是要以人为本,从个人能力的考量出发,不能简单粗暴地把条件卡死。

此外,部分领导干部违规收送吃喝、想要通过溜须拍马升官发财等新闻也常常跳出来,对此,党和政府已经拉紧了制度的紧箍咒,奈何总有人认为自己可以逃脱法律法规的约束。双节将至,也给党员干部再提个醒——手莫伸。至于拍马屁,拍不好就会引火上身,即使能一时鸡犬升天,也可能是黄粱一梦。

印象中,烂尾楼的新闻好久不见了,不过不见不等于不存在,看到花费了全副身家买到烂尾楼陷入困境的人们不断地抗争,还是会动容。除了烂尾楼,还有不少新闻热过之后却了无音讯,并没有得到实质性地解决。无论楼房还是新闻,都千万别“烂尾”了。

在众多危及财产生命安全的事情面前,官方文件出现个把错别字好像无足轻重,不过连出个文件都这么多漏洞,真担心干起其他事情来会不会出更大的差错。

对于一些顽疾,社会上也开出了各种药方。医闹问题说了很多年了,政府也出台了不少举措来保障医生的权益,不过类似事件我们还是偶有耳闻。近日,有公司研发了“医生防刺白大褂”在网上售卖,不过这种做法更像是在伤口上撒盐,无济于事还增加痛感,显然不是啥好药方。对于正当防卫和不法侵害的区分,前几年也有不少典型案例引发了舆论争议,对此,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彰显了法治精神,称得上是一剂良药。

事实上,很多药方是好药方,但在具体实施中因为部分人人性中趋利的一面,使得药效产生了超出预估的副作用。比如,医保制度为贫困人员的健康兜底,但套取医保、过度医疗现象却又屡禁不止。

说到底,世界本就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想要完全排除所有风险是不可能的,就像想要战胜所有疾病是不可能的一样,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体检、预防、锻炼来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延长我们的寿命,同样我们也可以用种种手段有效控制风险,从而维持社会健康、正常的运转。②


【上一篇】鼓励事业单位推行年薪制 激发人才潜力

【下一篇】摸排农村乱占耕地建房 河南有这些动作

首页 |大河舆情 |监测中心 |舆论聚焦 |教育产业 |舆情分析 |基层声音 |关于我们

地址: 郑州农业东路 28 号 河南日报报业大厦    电话: 0371-65798560   65851966    联系人: 岳书芳 纪胜楠    邮编: 450000

版权所有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舆情网 © 豫ICP备13010437-6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https://beian.miit.gov.cn